现在位置: 首页 实时讯息

上海市政协推动“心灵绿zhou”进社区家,校社共议“舒卷之道”

时间:2025-07-15 08:56:00 浏览: 0

今天,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会同市政协科协界别,共同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,将“心灵绿zhou”项目带入市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平台。活动为科学教育提供创新理念,构筑“家校社”协同育人,实现双向赋能。

在青少年科普环节,多位政协委员、科技界专家与孩子们在互动中,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,提升观察能力与创新思维。家长科学教育沙龙中,委员、专家、家长代表畅所欲言,就如何缓解教育焦虑,内卷与焦虑之间如何“舒卷有度”等议题在现场激烈讨论。这场履职实践,正悄然播撒着科学教育与心灵成长的种子。

市政协常委、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曹振全指出,心理健全、正视自我的人,才能成为对社会责任的人。教育没有唯一答案,如果教育者把自己当成标准的制定者,按照模板培养标准化的学生,用分数、论文、“帽子”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,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。他强调,知识传授固然重要,但社会性教育更具意义。当人工智能逐步取代标准化人才,教育的目的必须转化为培养不可替代的人才。曹振全强调,具备个性、创造力、社会价值,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。

在题为《卷舒有度,长程贯通》的主题报告中,市政协常委、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、上海协和教育中心总校长卢慧文就家庭教育中的“卷”与“舒”提出见解。她认为,家长需要智慧地“舒”——避免急于求成,让孩子感知父母不苛求即时成果;同时,家庭也需理性地“卷”。家长应呵护、尊重孩子的“出厂设置”,避免破坏,切忌代劳,否则将损害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。卢慧文指出,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,而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践行“小火慢炖式”理念,耐心守护孩子的成长节奏,当火候充足时孩子将自主“燃烧”,绽放光芒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进市委副主委、上海科技馆馆长‌倪闽景认为,敢于提问才是创新的第一步,教育应该不止于让孩子知道答案,而要在知道结果后,产生好奇、起初问题,这正是当下许多孩子所欠缺的。他鼓励孩子们要多动手实践、尝试探究。无论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,如果这个孩子善于发现、敢于提出问题、勇于立即行动,就具备了创新思维。

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代表,陆韦表示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如果单纯施压没有释放途径,他们的身心负担只会越来越重。孩子需要补充能量的“缓冲空间”,最有效的方式是发掘全家能共同参与、投入的活动,将每天碎片化的时间变得有意义。他经常带着两个孩子,走进小区、绿地,寻找鸟类、昆虫类等生物,替代刷手机短视频。孩子不仅从怕虫变成了自然迷,而且掌握了一套观察自然的方法。这一经历让他意识到,家庭不应该成为孩子的压力放大器,而应成为心灵的绿洲。家长要主动为孩子打开一扇窗,带他们触摸自然、感知社会,在共同体验中蓄满能量。

此次“心灵绿zhou”下沉社区实践,彰显了市政协在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桥梁作用。未来,市政协将继续发挥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的议事平台作用,持续关注科学理念赋能家庭教育,以社会合力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,切实助力上海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