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位置: 首页 实时讯息

助推智慧民航蓝图变实景

时间:2025-05-21 06:49:00 浏览: 0

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一季度,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85.9亿吨公里,旅客运输量1.9亿人次,货邮运输量224.3万吨,同比分别增长10.5%、4.9%和11.7%。多项亮眼数据释放出民航业稳步复苏的积极信号。

近年来,民航业紧抓数字机遇,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。“刷脸通关”“无纸化通关”让旅客少排队、不停留;货运单据电子签进一步降本增效;人工智能实时分析飞行数据,辅助优化航线……基于数字技术的新模式不断涌现,为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添翼赋能,智慧民航图景初现。

《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》提出,到2035年,民航数字感知、数据决策、精益管理、精心服务能力大幅提升,智慧出行、智慧空管等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,全面形成智慧民航生态圈。目前,智慧民航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购票环境持续优化,行李运输明显改善,机上WiFi使用加快推进。下一步的重点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为打造智慧出行服务体系,提供全流程、多元化和高品质的航空服务新供给和综合性航空物流服务。

人畅其行,要以科技创新提升民航“智慧大脑”的自主可控能力。某软件公司曾爆发蓝屏事件,导致全球多家航空公司运行陷入混乱。这也为我国民航业敲响了安全警钟,凸显了减少外部依赖、掌握核心技术、保证信息平台稳定运行的重要意义。运行控制、机务维修、航线网络、地面保障等核心系统的研发投入大、周期长、技术要求高,要避免各自为战、重复建设。民航业应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,进一步完善面向生产一线、面向世界一流的科教创新体系,解决重大技术装备、关键生产运行系统、核心商务服务系统等领域“卡脖子”问题,防范化解影响行业长远发展的系统性风险。

物畅其流,要加快数字技术与航空物流应用场景的融合,打通流转“脉络”。通过电子化运单、智能化安检、自动化仓库建设等,培育智慧货运新场景。在此基础上,推动航空物流与其他运输环节顺畅衔接,构建智慧物流全产业链。例如,与海关标准对接、与安检互认,加强货品、单证、安检、结算等重点领域信息交互,实现物流的全程追踪可视化改造,提升航空货物的处理能力和效率。

让智慧民航从“蓝图”变“实景图”,民航数字化转型还需突破“数据孤岛”瓶颈。航空公司、空管、机场之间的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,不同主体的数据标准尚不统一且推进力度不同,数据在流动过程中仍有“层层门槛”。此外,网络安全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不容忽视,在人脸识别、行程预测等应用中保护旅客隐私,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
坚持“以人为本,智慧赋能”,将助力民航业飞向新天地。相关主管部门要强化顶层设计,让智慧民航不仅是技术的飞跃,更是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吉亚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