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位置: 首页 实时讯息

昭通威信千亩山葵迎丰收

时间:2025-06-21 21:55:00 浏览: 0

盛夏时节,在云南省威信县广袤的田野,被誉为“绿色黄金”的山葵进入了主茎采收期,当地的山葵种植基地纷纷开启了“采摘模式”,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

6月20日,走进扎西镇长地村纸房沟山葵种植基地,村民们正拿着小刀小心翼翼地采集山葵主茎。看着装满山葵主茎的麻袋,农户心里乐开了花。

扎西镇长地村山葵种植基地。

山葵属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具有喜阴、喜湿和喜透气、低温等生物特性,其根、茎、叶、花苔都可食用,是制作高端调味品和保健食品的核心原料,且经济价值高、市场需求大。而威信县的平均海拔、气温、降水量等独特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山葵种植。山葵的生长周期为18个月,期间可以采收花苔1次,叶片、叶柄2次,主茎1次,预计每亩山葵的收入可达1.5万元左右。

扎西镇长地村纸房沟山葵种植基地面积达100余亩,2022年以来,该基地以“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,常年吸纳30余人在基地务工,用工高峰时可达50余人。得益于较好的管理,第一轮收成良好,第二轮收成也预计良好。

“2023年12月种下去的30亩是第二轮收成,之前采收花苔16吨,叶片14吨左右,叶柄30吨,现在正在采收主茎,预计每亩有300公斤,总的算下来,每亩地的纯利润在八千元左右。”威信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宗禄算了一笔账。

山葵主茎。

山葵产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,从种植、管护到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,这为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。

60多岁的廖正先是长地村柒树湾村民小组村民,自基地建成以来,就在基地务工。"施肥、除草、采收,只要有活我都来干,每天能挣100元。"对于在“家门口”就能务工,廖正先很是满意。

扎西镇墨黑村黄家坪村民小组山葵种植基地同样也迎来了丰收。10余名村民三三两两,一边用小刀挂掉泥土,一边分出品级。

2023年以来,该基地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发展模式,持续拓展山葵发展规模达300余亩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基地常年吸纳务工人员40余人,用工高峰时可达120余人,这不仅让村民们熟练掌握山葵的种植和管护技术,还让他们能在“家门口”就业增收感到很满足。

"自从山葵基地建成后,我们除了打理自家庄稼,还能在这里务工,每天收入120元左右,算下来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。"扎西镇墨黑村黄家坪村民小组村民吴开武高兴地说,"在家门口就能赚钱,确实很满意。"

村民正在采收山葵。

2022年以来,威信县成功引进国内山葵加工龙头企业,成立公司,引领示范带动全县的山葵产业发展,并与25户山葵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,形成了从育苗、管护、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。目前,全县山葵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,带动1200余名群众年均增收3500元。

如今,在威信县广袤的田野上,大大小小的山葵种植基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,小小的山葵正焕发出勃勃生机,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(白芯 文/图)

来源:威信县融媒体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