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
今年以来,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频现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年内超过80家公司宣布控股权转让或变更。从控股权变更方式来看,包括协议转让、表决权委托、无偿划转、司法拍卖等方式。从受让方来看,包括地方国资、民营企业、金融资本等,其中部分拟IPO公司出手接盘成为一大特点。
8月以来,控股权转让案例频现。8月14日,*ST宝实公告,公司控股股东拟将其持有的2.07亿无偿划转至宁夏电力投资。本次划转完成后,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将由宁国运变更为电投集团,实控人不发生变化。
8月12日,泰慕士公告,控股股东与广州轻工集团正式签署协议,广州轻工集团拟受让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3281.32万股。此次转让股份占总股本的29.99%,转让价款总计7.5亿元。这意味着泰慕士变身广州国资控股公司。
8月11日,佳创视讯公告称,控股股东、实控人陈坤江与李莉、毛广甫夫妇签署《控制权变更框架协议》,陈坤江拟将2006.24万股转让给李莉,同时协助后者受让其他股东所持0.34%股份,并将名下剩余6018.73万股表决权委托给毛广甫行使。
值得一提的是,李莉、毛广甫名下核心资产为瑞能股份,此前曾冲击IPO未果,如今受让控股权或意在实现曲线上市。
与佳创视讯类似的是,安车检测的入主方矽睿科技同样是拟IPO公司。矽睿科技是拟IPO辅导企业,两度上市辅导,现仍处辅导备案阶段。
此前已有多起拟IPO收购案例。 如深蕾科技曾撤单IPO,今年6月拟收购线上线下13.32%股份,交易完成将成控股股东。哈啰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哈茂拟收购永安行控制权。哈啰出行曾申请赴美上市未果。
根据记者梳理,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一是原股东存在流动性危机,不得不转让股权来解决资金问题,如*ST摩登因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无法归还,锐洋控股通过代偿债务方式取得控制权;二是基于产业整合,如紫金矿业旗下的紫金国际受让藏格矿业控股权,由于此次股权转让溢价约两成,藏格矿业复牌后应声涨停;三是司法拍卖与破产重整,如亚邦股份因原实控人股份被司法拍卖,控股权转移至武进国资办。
也有公司控股权转让告吹。永和智控12日晚公告称,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的相关交易终止。告知函称,在大股东曹德莅多次催促下,杭州润锋仍未在约定期限内支付首期股份转让款。根据约定,此前双方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自始无效且自动解除。
对此,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表示,从控股权转让来看,大多存在一定的溢价,受让方未来不排除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、产业整合等。在IPO整体节奏缓慢的背景下,部分拟IPO公司入主上市公司,可能是希望借此实现曲线上市。对于并购而言,需要关注受让方是否具备优质的资产、能否管理好公司,从而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。
对于控股权转让的投资机会,深圳一位私募基金高管分析称,投资者可关注已进入实施阶段如达成转让意向、签署转让协议、转让溢价率高、新晋大股东实力雄厚的小市值个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