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杰
7月25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,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。会议指出,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、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。要指导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,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,确保按时足额拨付。这些举措将带来怎样的利好?操作层面上又应如何推行?记者走访了部分家长、专家和幼儿园负责人。
专家:早期教育投资回报率最高
对于这一惠民举措的意义,专家们纷纷给予肯定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表示,有研究表明,早期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。该政策有利于提高国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,为劳动力市场储备高质量人才。
据介绍,当前,我国学前教育已具备坚实的普惠基础。教育部公布的《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2024年,全国共有幼儿园25.33万所,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2.10万所,占全国幼儿园的87.26%。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3.99万人,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3283.19万人,占全国在园幼儿的91.61%。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283.19万人,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4.56%。
目前,我国已有地区率先落地实践。随着2025年春季学期学前教育免学费政策正式落地,内蒙古准格尔旗成功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全程免费教育体系,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学段免费教育的县域单位。根据政策,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3岁-6岁在园儿童,每人每年可获得3600元保教费的全额减免。
家长:在孩子教育上将更有底气
今年6月起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》第六十三条提到,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,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。政策的推进,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。广州街坊王女士的儿子在一所公立幼儿园就读,她给记者算了笔账:“每月保教费、伙食费加上兴趣班、材料费等各类费用,超过1000元。如果学前教育能免费,单是保教费这项减免,一年就能为家里节省近万元开支。”
省下的这笔钱,对普通家庭意义不小。王女士坦言,作为双职工家庭,孩子教育是一项重要开支:“省下的费用既能给孩子添些绘本、教具,也能减轻家庭日常开支压力,让我们在孩子教育上更有底气。”
园方:差异化精准化逐步推行
广东省公安厅幼儿院院长史力玲说,免费学前教育充分彰显了政府对人才培养和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。这不仅有望破解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难题,对于提升生育意愿也具有积极意义。此外,还将推动学前教育从“普惠”迈向“普及”,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。
史力玲也提到,免费学前教育在推行过程中,可能面临财政持续投入压力、地区发展均衡度、政策长期性保障、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民办园未来走向等诸多问题。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园长谭璐欣也认为,若政府补贴无法完全覆盖幼儿园运营的实际成本,可能致使幼儿园在硬件设施更新、软件服务提升等方面存在滞后。
如何在“免费”背景下确保教育优质?谭璐欣建议,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,通过强化质量内核,构建“免费不降质”的保障体系。例如,在师资梯队建设方面,须在原有的薪资奖励机制外新增“免费进修”等机制,吸引、稳定优秀教师队伍。
另外,有专家分析认为,当前广东学前教育资源在分布上仍存在不均衡问题,城乡之间、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较为明显。因此,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过程中,广东需立足全局,针对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,制定差异化、精准化的实施策略。
编辑:聂粤
来源:金羊网